11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石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油气钻完井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孙金声,出席第六届国际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利用技术学术研讨会,并以“页岩油气钻完井及中低熟页岩油技术进展与展望”为题作鼎新讲座。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边铁为孙金声颁发“鼎新讲座纪念牌”。建设工程学院院长郭威主持大会。


孙金声在报告中指出,我国中低成熟度页岩油技术可采储量700~900亿吨,原位转化技术是实现其商业化开发的重要手段。针对原位改质温度高、加热时间长、成本高等难题,他提出“水平井体积压裂—微生物催熟提质—催化剂高效改质—射频波深部加热”四位一体原位转化新理念及技术,并深入阐述了涉及的相关科学问题。报告中,他介绍了团队在微生物催熟、催化改质和超临界CO2压裂协同催化改质技术等方面的进展,旨在通过微生物降解干酪根大分子有机物,实现中低熟页岩油催熟,液体原位催化技术在较低温度下对熟化后有机质催化热解产出油气,实现中低熟页岩油低温高效、低成本原位转化。相关研究成果为我国中低熟页岩油资源的原位开发提供了有效手段。



本次会议由吉林大学和深部探测与成像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等单位承办,汇聚了来自中国、加拿大、俄罗斯、约旦、瑞典、爱沙尼亚、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的国内外50余个单位的270余位代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