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学部副主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赵文智院士出席第六届国际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利用技术学术研讨会,并以“陆相中低熟页岩油原位最佳开采方式研究进展”为题作鼎新讲座。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边铁为赵文智颁发“鼎新讲座纪念牌”。建设工程学院院长郭威主持大会。


赵文智指出,地下原位加热转化是我国陆相中低熟页岩油最具现实性的开采方式,而原位转化的能量产出投入比大于经济门限是实现商业开发的关键。他在报告中提出了优选品质最佳的有机质超量富集页岩段、控制好“人造烃”产物品质和选择合理的井网井型等做大能量产出的三种途径,以及选择最佳加热窗口、因地制宜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合理设计加热过程等最小化能量投入的方式。提出了基于页岩生烃潜力与集中段厚度的原位转化产烃品质指数(HQI)用于有利区快速评价,指出QHI大于450是原位转化“甜点”资源有利分布区。指出350℃~370℃是鄂尔多斯长73段原位转化最佳加温窗口,并提出了“水平井加热+直井开发”是原位转化更为有效的开采方式。相关研究成果为我国中低熟页岩油资源的规模开发指引了方向。



本次会议由吉林大学和深部探测与成像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等单位承办,汇聚了来自中国、加拿大、俄罗斯、约旦、瑞典、爱沙尼亚、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的国内外50余个单位的270余位代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