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为切实加强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帮助 2025 级新生牢固树立学术诚信意识、快速适应学术研究环境,建设工程学院组织开展“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专题讲座。副院长王伯昕教授主讲。

会上,王伯昕以 “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 为核心,系统阐述了学术诚信在研究生学术道路中的重要地位。他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进行了清晰的阐释,详尽列举了若干学术不端行为表现,依据《吉林大学预防和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实施细则》及《吉林大学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对剽窃、伪造、篡改等典型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准则以及对应的处理处罚措施进行了细致解读。结合研究生科研学习中的常见场景,深入剖析了学术不端行为对个人学术生涯、学校学术声誉乃至整个科研领域造成的严重危害和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王伯昕强调,学术诚信是科研工作的基石,是每一位科研人员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只有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科学研究,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赢得大家的尊重。他鼓励 2025 级新生,既要树立远大学术目标,以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的志向探索科研前沿,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的毅力攻克学术难题;更要始终坚守学术道德底线,保持 “纯粹、严谨、诚信” 的学术初心,在追求学术高峰的过程中不越雷池、不踩红线,并祝愿每一位研究生同学都能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收获丰硕的学术成果。

此次专题讲座是建设工程学院 2025 级研究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2025级研究生进一步明确了学术研究的 “可为” 与 “不可为”,为未来有序推进学业、扎实开展学术研究、成长为高素质科研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础。
全体2025级研究生参加讲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