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7日上午,吉林大学第十五届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环境、资源与工程分论坛暨建工学术论坛(第6期)隆重开幕。论坛以“创新· 发展·融合——环境·资源·工程的和谐统一”为主题,本论坛由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建设工程学院承办,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协办。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兼研究生院副院长赵玥老师、副部长于瑶老师,国际交流科科长董墨老师,吉林大学学报副总编兼地球科学版执行主编邱殿明老师,建设工程学院院长郭威教授,副院长张文教授,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闫国栋老师参加了开幕式,建设工程学院副院长王伯昕教授主持开幕式。
环境、资源与工程分论坛围绕“振兴东北”战略下的工程建设与资源开发,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智慧资源与环境,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资源环境、自然灾害与人类工程等四个专题,覆盖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土木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等学科博士生,旨在促进不同学科博士生的学术交流和思维碰撞,开展多学科协同创新,进一步弘扬学术精神、活跃学术思想、营造学术氛围,培养交叉学科高层次人才。
自11月1日分论坛发出举办和征文通知以来,受到了国内校内相关学科博士研究生同学的广泛关注。受近期长春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本次分论坛遗憾地以线上形式举办,并大幅压缩会期和参与人数。最终经分论坛学术委员会的评议和筛选,共有来自浙江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的36名博士研究生获得论坛报告的机会,有更多的博士生同学将在线上收听收看他们的精彩学术报告。


吉林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兼研究生院副院长赵玥老师首先向参加论坛的专家和博士生表示诚挚的欢迎,对分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赵部长指出,吉林大学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始于2005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4届,以拓宽学术视野,启迪科研智慧,锐意理论创新,展现实践风采为宗旨,积极推动科学科的交流与交叉,在博士生中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拓宽博士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博士生的学术热情,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八十余所高校的六千余名研究生参加了论坛并做主题报告。本次环境、资源与工程分论坛作为第十五届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重点支持的分论坛之一,期待本次分论坛在研究讨论中产出更多优秀的知识成果,解决更多的发展性问题,更好助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希望参加论坛的专家、博士生们能够立足资源、环境与工程的问题,围绕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充分交流,互动探讨,探索前沿,不断开发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新突破,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吉林大学学报副总编、地球科学版执行主编邱殿明老师在发言中指出,吉林大学第十五届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是吉林大学科研育人的重要平台,环境、资源与工程分论坛针对人类工程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影响这一世界性问题进行学科交叉融合和研讨。本次分论坛优秀的论文将在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优先公开发表。最后,邱殿明老师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建设工程学院院长郭威教授首先感谢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吉林大学学报对环境、资源与工程分论坛的大力支持。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环境、资源、工程的和谐统一,既为博士生提供了充分交流的平台,也是学院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举办的学术活动。郭院长指出处,作为环境资源与工程的新时代博士生,应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应建设工程学院邀请,张文、陈慧娥、刘宝昌、胡忠君四位老师做了特邀报告。同学们热情踊跃提问,特邀嘉宾与参会研究生进行了深入交流互动。
1.张文《超高陡斜坡高精度UAV实景模型构建与结构稳定性研究》

2.陈慧娥《基于应变特征的水泥固化土孔隙变化及损伤演化规律》

3.刘宝昌《深部钻探用高性能聚晶金刚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4.胡忠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工程应用》

随后共有36名博士研究生分别于会议的两个分论坛作报告,分享本人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科研理念。点评专家为同学们一一点评,深入交流探讨。点评专家将依据报告人报告的思路、报告质量、专家提问等环节综合评定,评选优秀学术报告奖,会后将为获奖同学颁发获奖证书和会议纪念品。
本次环境、资源与工程分论坛的举办,搭建了各高校来自不同专业方向博士生沟通的桥梁,围绕“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进行学科交叉融合研讨,进一步弘扬学术精神、活跃学术思想、营造学术氛围,促进了不同学科研究生学术交流和思维碰撞,提升博士生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培养交叉学科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