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内通知 > 正文
2025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信息

发布日期:2025-11-03 作者: 编辑:吕优 点击:

项目名称:深切峡谷巨型水电工程精准勘察关键技术及应用

完成单位及排序:

1.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2.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3.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4.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5.吉林大学

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主要完成人及排序:

完成人:1李会中、2黄孝泉、3王吉亮、4郝文忠、5胡胜刚、6向家菠、7张文、8肖云华、9于青春、10高阳阳、11刘冲平、12王团乐、13罗飞、14施炎、15林星

成果创新点:

1.创建了特高陡环境边坡精准勘察成套技术

基于特高陡环境边坡地质问题识别及评价的难题,创建了“快速识别、可视编录、高效评价”的精准勘察成套技术,解决了高陡边坡地质问题识别难度大、编录精度差、判别效率低的难题,突破了高陡边坡地质勘察的技术瓶颈。提出的无人机高清三维影像地质问题识别技术,显著提高了环境边坡地质问题识别的速度与精度(0.1m);研发了可视化地质编录技术,将边坡地质编录效率提高了50%以上;创建的块体稳定性现场评价方法,将块体稳定性评价效率提高近2倍、准确率提高至了99%。

2.研发了复杂结构河床深厚覆盖层精准勘察成套技术

基于河床深厚覆盖层深埋水下、成因多样、结构复杂的特点,提出了“原级配取样、可视化探测、超规原位测试及模拟级配试验相结合”的勘察成套技术,解决了百米级河床深厚覆盖层空间分布、物质组成及工程特性精准勘察的技术难题。研发的取样器可取出含粒径70mm以下碎(卵)石的原级配样品,将粗粒土钻孔取样成功率从20%提高到了98%;研发了透光率达92.8%以上的透明套管,首创了一套深厚覆盖层高清可视化探测方法;提出了杆长>20m的动力触探修正方法,为杆长超20m的重型、超重型动力触探修正提供了依据;研发了大旁胀量旁压仪新型探头,将旁压试验成功率从40%提高至了90%以上;建立了覆盖层天然密度推求方法,误差一般不超过0.03g/cm3。

3.创建了特高拱坝拱座稳定条件精准勘察成套技术

基于特高拱坝拱座抗滑边界的结构面位置随机、性状复杂的特点,研发了“整体三维影像获取、结构面自动搜索、性状细观划分、”的勘察成套技术,解决了建基面开挖复核难、拱座抗滑边界搜索效率低、结构面编录精度差的问题。发明逐层开挖工程获取整体三维影像方法,可对结构面进行反复、多角度、追溯观察分析;构建复杂结构岩体内部三维几何边界分析方法,将拱座长大结构面搜索效率及可靠度分别提高2倍及50%;研发了基于正射影像的结构面性状精细编录方法,精度可达0.3mm。

4.提出了特大型厂房地下洞室精准勘察成套技术

基于地层岩性复杂、界线分布多变、空间展布确定困难,研发了“地质界线精准勘探、平硐快速编录、大跨度顶拱缓倾角裂隙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的成套精准勘察技术,解决了复杂岩体关键地质条件的勘察技术难题。研发钻探导向装置,超深倾斜(水平)钻孔方位角及孔斜偏移可控制在0.5%以内;发明地下硐室快速数字编录技术,编录精度可达cm级、效率提高约2倍;提出囊括拉裂式、弯折式变形破坏模式的缓倾角结构面控制的顶拱围岩稳定性计算方法,完善了顶拱缓倾角结构面控制的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

5.研发了特高水头防渗帷幕精准勘察成套技术

基于深切峡谷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巨型水电工程防渗处理要求高,研发了“水文地质参数精准测试、渗流场特征精细测定、灌浆全过程可视化管控”相结合的成套技术,解决了特高水头防渗帷幕深部水文地质参数测试误差大,地下水微小渗流观测难度高,灌浆质量控制与效果评价不直观的难题。研发了存储式钻孔压水试验原位测试系统,实现多参数(压力、流量、温度等)的一体化原位存储,将深孔压水试验的精度和效率提高了50%以上;发明了垂直钻孔中地下水流速流向的测定装置,实现了对钻孔中微弱水流的精准捕捉,测定精度可达cm/s;构建了基于BIM的灌浆工程三维可视化系统,融合了精准的水文测试数据,实现了灌前地质模型的精细构建、灌中灌浆参数的动态调控、灌后成幕效果的直观评价。

公示期为2025年11月3日至2025年11月7日。

公示期内,如对公示项目有异议,请实名以邮件形式联系。

联系邮箱:wanglili@jlu.edu.cn

联 系 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88502353

建设工程学院

2025年11月3日